课外阅读对发展智力的作用与阅读原则

    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和社会信息化的加快,学生在学好语文课本基础知识、加强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和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拓宽知识视野,增加知识信息量,提高语文素质。但是现在有一些学生对课外阅读在发展智力方面的作用和课外阅读应掌握的基本原则,尚认识不足或不清楚。笔者试就这两个问题,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课外阅读对发展智力的作用

 

  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一样,都是由感知、思考、推理、想象等一系列心智活动和行为构成的。同时还有阅读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各种意向因素的掺入。所以它不但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发展。(1)记忆力方面。在阅读时,通过对课外读物中文字、词汇、语句的意义功能,对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的特点作用,对不同文体的文章在内容、结构、手法、语言方面的特征等,进行深入地感知、体会、理解、认识,进而识记和保持在大脑之中。并在重复阅读中进行再认识或重现,从而印象不断加深,逐渐固化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随着这种记忆活动在课外阅读中的频繁进行,记忆内容日益增多,记忆能力得到反复的训练。(2)观察力方面。课外读物的内容,是作者对自然和社会中事物的特点和变化的能动的反映,是作者对客观世界观察的结果。其中既有客观的内容,又有主观的因素。学生对其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之后,判断出作者对事物观察的时间、方位、距离、角度、重点、顺序,透视出作者的感受、倾向、认识、评价,归纳出作者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手段等。如此循环往复,便能逐渐掌握观察的方法、程序,培养和提交对事物的观察力。(3)思考力方面。在课外阅读中,无论是对语言基本知识的理解,还是对文章思想内容的领会,或是对作者表达方法的把握,都需要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思考。通过分析思考,能够把整体分为若干部分或方面,分解出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通过比较思考,能够确定此事物与彼事物、这一特征与那一特征的异同点;通过归纳思考,能够由一些具体事物的状态,概括出一般性的规律或道理。随着这种思考活动的反复进行和不断深化,能够培养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4)想象力方面。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能够根据读物中关于某一事物的语言描述,通过再造形象,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鲜明生动的具体形象。这种再造的形象,已融入了学生自己的联想和创造了。同时随着阅读量和知识量的增加,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的增多。能够对许多表象进行分析、类比、联想,进而由此事物推及到彼事物,由原因推到结果,由过去和现在推测将来。

  

   二、课外阅读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阅读目的是阅读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学生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阅读的具体目的,因阅读心理、阅读需求的不同呈现动态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应根据语文课本学习的内容、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出每学期、每单元课外阅读的具体目的。有了明确的具体的阅读目的,才能据此确定正确的阅读主攻方向,有意识地选读与课本内容对接或有关的书。有针对性的获取知识,防止盲目性和随意性;才能激发较高的读书积极性,以致在课外阅读中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吸收有意的知识营养,以利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2)择优选读原则。面对出版物中珍珠与鱼目并存、积极因素与消极成分同在的状况,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按照择优阅读的原则,认真审慎地选读高品位、高质量的书,才能获得有益的知识营养和精神食粮。3)有序化原则。为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还必须遵循有序化原则。只有把读书获取的新知识有次序、有条理地储存到自己的知识宝库里,才能使内化在大脑中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序列化的特点,从而逐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上一篇:智力测验的用处   下一篇:饮食与智力